找回密码
 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4|回复: 9

1U服务器机箱导购全景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前言:</STRONG></P>
<>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升温,现在玩服务器托管的人越来越多,谈托管,必谈1U服务器,谈1U服务器,必谈1U机箱,因此如何选择一款稳定可靠的1U机箱,逐渐成为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尽管过去笔者写过许多类似的文章经过漫长的一年,许多硬件都几乎是时代的更替中,服务器技术又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进步。同时对于1U机箱的选择也必须随之进步,否则就难以应付新技术的需求,尤其是散热的需求。</P>
<>  去年的文章,组装1U服务器的朋友还多使用的是478接口的P4-2.8C,或者533外频的老至强,而现在呢,使用温度奇高的lga775接口的双核P4的人和800外频的NOCONA新至强的人比比皆是,当年的1U机箱的散热水准已经难以抵挡现在大功率CPU的高温了,如果用那时的1U机箱选择观念来选择产品,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机甚至冒烟。可以说,随着电脑处理器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与之配套的1U机箱的散热技术等也在这几个月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们今天就是要来详细谈谈这些进步的细节,以便让大家能够买到自己应该买的产品,组装世界上最稳定的1U服务器(怎么了?没写错,就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不信拿你的品牌服务器来比比?呵呵),不用再为死机提心吊胆,不用再半夜爬起来顶着刺骨的寒风去机房修机器,不用再被用户们骂得狗血喷头……</P>
<><STRONG>买“U箱”第一要看散热</STRONG></P>
<>  真正的高手去买1U机箱,第一关心的是什么?必定是——散热!因为diy的服务器,最让人揪心的就是散热问题,如果散热解决好了,可以说80%就成功了,如果散热不好,一切都是瞎掰,就算用7000元一块的豪华服务器主板,其结果也一样肯定是:死机、重启、慢如老牛。如果散热能够解决好,即便是一块PC主板,跑个三年五载也能游刃有余。对此唐华深有感触,俺自己有一台服务器,配置一般不告诉别人,因为有点不好意思说,太低了,赛扬1.7+捷波845G主板(集成显卡网卡,售价350元)+1条256M散装现代ddr400内存+1个希捷并口IDE的硬盘,装的windows2003,在老鸟们眼中简直烂的可以,但就是这台机器,连续跑了一年多什么毛病也没有,特别稳定,经常一两个月忘了去重启一次,速度一直挺好,感觉不到比其他网站慢。</P>
<>  最有意思的是,因为资源比较空闲,我还在这个服务器上开了一个虚拟主机免费提供给我的朋友——“暴风影音”软件的作者,成为那个著名的软件——“暴风影音”的本地下载服务器,有时候一天要应付几十万访问量,赶上“暴风影音”新版本推出的时候,连“暴风影音”的官方网站都常常因为访问量过大而不得不更换升级服务器,但是咱的破服务器依然健壮如飞,从没给笔者丢脸,而且这个服务器上还同时跑着20多个公司的虚拟主机,其他用户也从未感到速度受到影响。连“暴风影音”的作者都奇怪,你到底用了什么高档配置的服务器?竟然能顶着这么大的访问量,呵呵,我当时可没敢告诉他,怕他听了害怕不敢用了。现在分析,这个服务器之所以这么稳定,与使用了当时千际新推出的在散热方面很先进的“玄冰一代”1U服务器机箱不无关系,赛扬CPU和主板芯片组的温度只有20来度,有时候甚至低到10几度,凉爽的环境可以说是服务器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P>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如何甄别“U箱”的散热优劣呢?</STRONG></P>
<>  那么究竟如何甄别1U机箱的散热优劣呢?随着服务器机箱厂商不断研发多风机高风量的1U机箱产品,社会上许多小厂跟风而起,也大搞多风机,一时间10风机、12风机、14风机等等词汇成为宣传的常用语,似乎风机越多就越好,这也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许多人买机箱的时候上来就问,你这个里面有多少风扇?其实散热好坏,并不是风机多少能决定的,最关键的是要看风机的布局是否科学,风机的风量是否足够。如果风机的布局不科学,逆着主板上元器件的散热风路,那么多少风机都是惘然,就好像一堆鼓风机对着一堵甚至几堵墙猛吹,风再大,墙另一边的人一样感觉不到凉爽。散热并非看风扇多少,而是要看风扇布局和风扇的风力大小。</P>
<>  有的人上来就问,你机箱里几个风扇啊?你用的是不是涡轮风扇啊?好像多风扇、涡轮风扇能解决一切散热问题,实际上呢,无数JS正是利用了许多人对涡轮风扇的迷信,制造了好多劣质服务器机箱,不仅坑害顾客,还给将来的服务器安全埋下重重隐患。例如:给你密密麻麻装一堆风扇,你要多少风机,就能给你加多少,实际上这么多风扇,不仅增加了电源负荷,而且因为风路布局不科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散热作用,吹的再热闹,温度还是下不来,纯粹是垃圾玩意儿。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讲一下,就是一直以来,许多人对所谓涡轮风扇很迷信,认为只要是带涡轮风扇的机箱就是好机箱,散热肯定好,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因为涡轮风扇和轴流直吹的风扇一样,也存在布局是否合理和风量是否够大的问题,并不是模样好看就一定管用。</P>
<>  下面这个机箱,是一个朋友不久前丢在我这里的,这个箱子的模具流散很广,好多小厂都竞相仿制,铺货很广,在国内很多电脑市场都能买到,价格不菲,机箱中间一排三个涡轮风扇!看着很唬人。那天,朋友拎着一台这样的机箱来找我,说是前几天从海龙市场一个柜台买的,摊主说能支持P4-630和Intel915G主板,结果他回家装好服务器,发现温度太高,希望我能帮助解决一下,当时我接上电源开机一看,三个涡轮的微风实在太弱了,几乎没什么感觉,软软的,还不如一般的小风扇,呵呵,真是一堆纸老虎,虽然搭配了一个漂亮的纯铜+涡轮的散热器,但是服务器什么也没有运行,温度直奔90多度,不一会,主板就启动温度保护,自动关机了,没啥好说的,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能放入电信机房,想想,在服务器层层叠叠的互联网机柜里,上下都是热烘烘的机器,这个服务器的温度那将多么可怕,我根据他使用的intel7221-BA1主板的元器件风路布局,建议他换了一款千际龙冰五代1U4DLB625巨涡轮1U机箱,开机测试,以“火炉”著称的P4-630立即被降服,老老实实降到40多度,一切OK。而那个样子唬人的三涡轮机箱,现在还静静躺在我房间一角,没准哪天有谁上个810主板什么的,还能凑合用上,我这么想。</P>
< align=left>  这就是那台被称作“纸老虎”的三涡轮1U机箱,现在还在我房间一角蒙尘。</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6.jpg" border=1></P>
<>  散热不好主要由于所使用的涡轮风扇风量小,风向与主板元器件走向不匹配。</P>
<><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7.jpg" border=1></P>
<>  现在分析一下,这个涡轮机箱之所以散热不好,是因为设计和工艺、品质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涡轮虽多,使用的是低速的劣质小口径涡轮,风量太小,还不如好一点的直吹风机,你看下图摆在三个涡轮旁边的这个大家伙是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内部使用的滚珠高速涡轮风机,口径大,功率大,转速高,关键是功率大,是专门定制的,现在市面上能找到同样口径大小的涡轮风机,其功率不足千际这个涡轮的一半,我曾经用一个同样口径的名牌涡轮风扇(电流是0.48A,是市场上能找到的最大功率的)替换千际这个涡轮做压力测试,结果CPU温度立刻直线上升,很快爬到78摄氏度!直观感觉千际这个涡轮的风量非常大,风力很硬,好像一堵风墙压在CPU的散热片上,此时用手摸CPU散热片只是微微温热,可见风机的转速和风量是保证散热的一个关键因素;</P>
<>  <FONT color=#ff0000>其次,这个涡轮机箱还存在风道布局笼统,不够科学的问题,现在的775接口的主板,多数CPU插座的位置位于主板的侧后方,前面横亘着几条内存、硬盘数据线接口和其他一些元器件,这些东西对来自机箱前面的风力产生很大的消弱作用,本来三个涡轮的风力就不足,还距离主板远远的,又经过几重元件的阻挡消弱,到达CPU的风力就可想而知有多弱了,在1U机箱内部不倚靠机箱风扇辅助散热而光靠CPU散热器来散热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这个机箱散热不好的一个因素。(<FONT color=#000000>对机箱购买要考虑自己平台的情况</FONT>)</FONT></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9.jpg" border=1></P>
<P>  而千际这款1U机箱,巧妙地将电源前移,将主力大口径高速涡轮风机安置在紧靠CPU散热器的侧边,因而强劲的风力直接冲击CPU,散漫开的风力还顺带给主板芯片组和内存、网卡芯片等一并散热,从风力走向看,一路上所有主板元件布局都是顺着风向的,将风阻损耗降低到最小,因而产生立竿见影的降温作用,很多人反映用龙冰五代1U散热套件,散热效果超过在PC机箱内使用英特尔原装风扇;</P>
<P>  第三,这个涡轮机箱,明显是模仿一些早期P3时代的1U机箱,没有考虑现在大容量硬盘的散热问题,现在大容量硬盘早已普及,但是大容量硬盘的发热也是巨大的,没有降温措施的硬盘摸上去都烫手,在过高温度下,硬盘会出现读写错误,减少寿命,因此做好硬盘散热也是保证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而这个涡轮机箱,采用了老式的“抽屉+锁”硬盘安装方式,将硬盘裹在抽屉盒子里,前后无风扇,用过这种箱子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硬盘安装方式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本身,这种机箱并不支持热插拔操作,而且也不可能单靠抽屉更换硬盘,要换硬盘还得拆开机箱盖子,所以抽屉的作用也仅只是一个摆设,并且这个抽屉做得不怎么严密,有点晃荡,高速运转的硬盘包裹在这个抽屉里,不能得到散热,还有点晃荡,可以想象其结果多么让人担心,千际的龙冰五代1U机箱,摈弃了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既然不能通过抽屉更换硬盘,那么干脆将硬盘稳稳妥妥安装固定在机箱支架上,在硬盘前部设计了相对低速抗震动的散热风扇,直接为硬盘输送来自机箱外面的冷空气,实际运转表现,即使是大数据量高负荷运行,硬盘也一直很凉爽,摸上去,只有微微的一丝温度,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吹过硬盘的风,继续为主板内部其他元件提供了辅助散热,快速补充来自外部的冷空气,可谓一举两得。</P>
<P align=left>  这就是千际专门为775CPU+9*5芯片组主板推出的“龙冰五代”系列1U服务器机箱中的一款,型号是1U4DLB625,可以同时安装4块硬盘。</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6.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将“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大功率高速涡轮风机和劣质机箱里的低速涡轮风扇放在一起,孰优孰劣立刻一目了然。</P>
<P align=left>  劣质机箱采用晃动的抽屉式硬盘固定方式,且没有任何硬盘散热措施。</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8.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龙冰五代”1U机箱选用的优质涡轮,运转起来威力无穷,风声犀利。</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1.jpg" border=1></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7.jpg" border=1></P>
<>  Intel915G主板安装进“龙冰五代”1U机箱内后,主力风扇的风流可以直接吹过CPU散热片和主板芯片组,一路上没有横挡的元器件,因此散热效果令人满意。</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4.jpg" border=1></P>
<>  同一套主板,同一个CPU,使用不同的1U机箱,温度差异如此巨大,让人印象深刻,这间接说明了,散热的优劣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我的经验是,<FONT color=#ff0000>购买1U机箱产品,最好一步到位,服务器不是用来做试验的,死机一次够你窝心难受一宿,最好不要到市场柜台乱转随便碰运气购买,侥幸过关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要求小摊主有扎实的服务器散热知识,应该首先确定购买知名厂商的成熟产品,直接和厂商指定的销售机构联系,购买前向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说明自己服务器的用途和选择的主板、CPU等配置情况,请他们帮助选择风路布局最佳的产品,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了解最新的散热技术和产品动态,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器稳定,这就为将来的服务器维护节约了很大一笔成本,试想如果将来服务器不稳定,三天两头往机房跑,实在不行再扔了旧机箱,更换新机箱,那个耗费的精力、体力、财力,损失的客户信誉,就难以计算了,假如你是托管在外地机房,那就更要考虑这些,想当年,我看多了火烧火燎的哥们儿买飞机票去外地修服务器。</FONT></P>
<>  所以,真心忠告一句: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能够给任何主板和CPU提供良好散热的1U机箱,凡是听到有人说,我这个机箱上什么主板都可以,那么一定不要买他的,肯定是JS一个。</P>
<>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现在组装服务器时,一些常见配置具体应当如何选择1U服务器机箱,应当注意那些事情:</P>
<>  <STRONG>现在组装1U服务器,最常见的是用这几种处理器:</STRONG></P>
<>  Intel:P4-3.0E(478接口)、P4-630(775接口)、PentiumD-820(双核775接口)、至强3.0(533外频)、至强3.0(800外频,习惯上称作Nocona)</P>
<>  AMD:主要是Athlon64-3000+、Opteron</P>
<>  以上这些CPU都是现在装机人喜欢用的东西,属于比较新的处理器,当然还有更高级的产品,不过以上这些主频的产品是现在性价比较高的,因此选择的人多,这些处理器就算用来装PC或者工作站,也属于高配置了,它们速度虽好,但也都发热量不小,即便装在PC机箱里,如果不用一流的散热器,也难保不出问题,将它们统统装入只有4厘米高度的1U机箱的狭小空间里,还要让它们稳定工作,不死机,不重启,不冒烟,这真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准,不是一般菜鸟能够胡来的,否则温度超高了,绝对黑屏没商量,下面就让我带着大伙一起来为它们找寻合适的散热配置。</P>
<P>  在P3时代,装1U服务器,相对现在讲究要少得多,基本上一种机箱都可以搞定,主要靠CPU上面的那块散热器来散热,机箱风扇有点风辅助一下就可以,不用特别注意风路布局设计等细节因素,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CPU动不动敢一个耗电100瓦,想想一个100瓦的灯泡多热?能烤着报纸!不小心不行啊。现如今组装1U服务器,必须要研究机器内部的风路布局,说白了,就是要认真研究主板的构造,什么样的主板,必须搭配什么样的机箱和散热器,否则,很难一帆风顺。</P>
<P>  这台工业机箱在P3时代常常被用来组装1U服务器,现在这样的风路结构估计连P4-2.4支持起来都困难了。</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5-0.jpg" border=1></P>
<P>  这台4个风机的1U机箱曾经是不少公司组装服务器的首选,但是今天来看,已经不适合多数主板的散热了,能上到P4-2.6就不错了。</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0977.jpg" border=1></P>
<P>  现在PC主板的CPU都位于靠后侧的地方,被挡在内存、电源插座、并口插座等元器件的后面。</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240.jpg" border=1></P>
<P align=left>如果对PC主板仍旧采取这样从前向后吹风的1U机箱,风流经过重重元件、线缆阻隔消弱,到达CPU附近的风流已经很弱了,难以起到散热作用。</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0756.jpg" border=1></P>
<P>  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电脑主板上的元器件布局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同用途的主板,不同厂商的主板,都会有很大不同。现在拿出两块现在组装服务器时最常用的主板来做一下比较,这两种主板都是用来装1U服务器的好东西。<BR>  一个是英特尔公司出品的PC主板——intel915gav,这块主板是盒装主板,由英特尔公司提供三年质保,虽然定位在PC级别,但是性能稳定,价格便宜才几百元,集成度很高,自带显卡网卡,保修又有保障,所以现在很多朋友用来搭配64位的P4-630处理器,组装成速度很快的1U服务器,别小看这个家伙,一般企业的服务器工作例如邮局、数据库、web服务、视频点播等在上面运行起来都绰绰有余,现在很多著名的游戏网站都用它,跑起游戏来一点不卡,胜过许多名牌服务器,明年64位操作系统流行起来,还能支持轻松过渡到64位,具有极高的性价比。</P>
<P> 英特尔盒装三年质保的PC级主板——intel915gav,常常被用来当作组装1U服务器的平台。</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331.jpg" border=1></P>
<P>  英特尔主板以做工大气不惜工料著称,你看右上角那一块空板子,不像有的主板那样挤成一堆。</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296.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915主板的CPU还是位于主板的侧后方,被内存等挡着,因此“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的侧吹风设计正可以大放光彩。</P>
<P align=left><BR></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315.jpg" border=1></P>
<P>  另一个是著名的服务器主板厂商超微公司的服务器主板——超微X6DVL-EG2,这也是一款技术成熟,深受diyer们喜爱的好主板,采用Intel新一代E7320服务器北桥芯片组,支持最新的双800MHz Intel Xeon EM64T CPU,最高支持3.6GHz;支持双通道240-pin DDRII 400MHz内存,最大支持8GB;主板规格为ATX,尺寸为12"x 10"(30.5cm x 25.4cm)。这块主板能够满足电信增值、政府、教育、通信、大中型企业、金融等行业多种应用。最关键是,这个板子价格不贵,仅仅2000多元价格即可体验双路NOCON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left>  超微是著名的服务器主板厂商,有些朋友可能没听说过,其实在服务器主板领域,超微的名气和价格可是远远超过你所知道那些名牌PC主板厂商啊!<BR></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5.jpg" border=1></P>
<>  这块双路处理器的服务器主板的两个CPU插座并排位于主板正前方,和PC主板布局完全不同,因此应当选用从前向后吹风的型号的1U机箱,而断然不能选用“龙冰五代”系列那样的侧吹风设计的1U机箱,否则会适得其反,风再大也不管用。</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mainboard_supermicro_x6dvleg2_1l.jpg" border=1></P>
< align=left>  服务器主板多数采用24+8pin的电源接口设计,这也是与PC主板不同之处,要注意你的电源是否支持这样接口啊。</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126772303998.jpg" border=1><BR>注意电源和你主板接口是否吻合</P>
< align=left>  还要注意这块服务器主板的IO后窗也和一般的PC主板不同,购买1U机箱时要提醒厂商争取找到合适的IO后窗背板。</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126772351339.jpg" border=1></P>
<>  只需看看这两块主板的照片,就可以立即看出,这两款主板上的元器件布局迥然不同,前者的CPU插座位于主板的侧后方,而后者的两个CPU插座位于主板的前方,细看一下,其他元件也不同,最明显就是内存的走向和位置不同,前者的四条内存槽横在主板前方,挡在CPU前面,而后者的几个内存槽则位于两个CPU后方,与前者的内存走向正好呈90度角。很明显,这两种布局不同的主板,要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绝对不能采用同一种风向的机箱,否则必然有一个主板的风流受到阻挡。以千际产品为例,就为这两种类型的主板分别设计的不同的1U机箱,在这里具体说,就是前者要使用千际龙冰五代系列的1U机箱(侧面吹风),而后者则需采用千际暴风雪系列的1U机箱(前面吹风)。保证机箱主力风扇的风流都可以不经过阻隔直接吹拂到CPU散热器上。</P>
<> 选好了机箱,还要注意,就是机箱后面IO后窗背板的选择,一般1U机箱都是只送一种背板,最好根据自己的主板,选定那种背板,告诉厂商,让他们发合适的背板过来,背板其实并不是必须的,主要起一个美观作用,实在配不上合适的,也没关系,如果是自己使用,大可不用,没准散热还更好,如果是给别人组装的,那么可以用主板赠送那个铁片背板稍微改改用上,具体改的办法就是,先用锤子将铁片背板敲平,然后用剪刀稍微剪掉一点背板的边缘到可以放入1U机箱高度,然后将背板扣在主板后的IO接口上,再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从外面看,背板就很服帖地挡在后窗上了,非常好看,如果你不喜欢背板的颜色,还可以花几元钱去汽配商店,买一瓶黑色自喷漆,将背板喷成和机箱一体和黑色,呵呵,DIY嘛,就要发挥想象力。现在这里的这个intel915gav主板,正好配合千际提供的D型背板,从这个背板可以看出,千际的1U机箱是能够很好支持竖立的声卡结构的,现在使用PC主板组装1U服务器的人很多,大家要注意,PC主板上的声卡部分往往都是竖立的,如果没有对竖立声卡的兼容性进行特意设计,传统的1U机箱是无法安装PC主板的,因为竖立的声卡会顶着机箱盖子盖不上,这一点,大家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选择支持竖立声卡的1U机箱。而超微X6DVL-EG2主板则正好配合千际提供的C型背板,这些在厂商的网站上都有详细注释说明,所以说,购买机箱之前,最好能多到厂商的网站上好好看看,好好研究一下。</P>
<P>  intel915g主板的IO接口正好和“龙冰五代”1U机箱的D型背板吻合,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龙冰五代”1U机箱可以很好支持竖立三孔的PC主板。除此以外,“龙冰五代”系列里,还有能够支持上光驱的型号。这个是不上光驱,只上4个硬盘的型号。</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6.jpg" border=1></P>
<P>  1U机箱实在太狭小了,下图左边是P4-630使用的盒装CPU散热器,右边是一块1U纯铜散热器,二者高度差距巨大,如此大的悬殊,还能保证稳定的散热吗?看来必须另辟蹊径。</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219.jpg" border=1></P>
<P>  传统的1U超薄散热器还是沿用PC散热器的老模式设计,即上面一个风扇+下面一个散热片,但是在1U高度里,这个散热器的总高度不过25毫米左右,如何兼顾风扇的风量和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实在是个难解的难题。</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075.jpg" border=1></P>
<P>  即使是采用优质涡轮的进口散热器也难以抵挡功率巨大的新处理的高温。</P>
<P><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029.jpg" border=1></P>
<P>  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采用了创新的“机箱+散热器”一体化设计思路,使用机箱强力风机直接吹冷一块被称作“千际冰霸”的散热面积很大的被动式散热片,使CPU散热风扇的风量和散热片散热面积都得到极大提升,产生了划时代的散热效果。另外,在“千际冰霸”散热片表面还喷涂上一层黑色的热辐射增效涂层,这也是千际科研的成果,在红外线测温仪的测试下,可以看到,喷涂了这层涂层的散热片比没有喷涂的散热片吸热和散热效力提升数倍。</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4.jpg" border=1></P>
<P>  这是“千际冰霸”775专用散热片在“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安装示意图,那个大号涡轮风扇的基座使可以前后左右灵活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主板的CPU插座位置不同,移动到最佳最靠近散热片的位置上安装。</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8.jpg" border=1></P>
<P>  这是服务器的电镀拉手(买回机箱后自己装上,如果长途运输要拿下来,放置磕碰断裂)和千际1U机箱所特有的内嵌式开关。</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1559.jpg" border=1>
<>  内嵌式开关需要用尖细物触碰才能启动和关闭服务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凌乱的互联网机柜里,别人误碰到你服务器的开关造成你服务器关机或者重启。</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304.jpg" border=1></P>
<>  有人对内嵌式开关不以为然,那么看看我拍摄的某电信机房的机柜内部状况吧,我觉得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tgwx8_0412.jpg" border=1></P>
<>  凌乱拥挤的电信机柜。</P>
<><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tgwx8_0423.jpg" border=1></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tgwx8_0386.jpg" border=1></P>
<>  对了,还得注意,现在915、945的主板,多数也和服务器主板一样,是24针的电源接口了,买机箱的时候多看一眼,带的电源是不是有24针接口,千际现在的1U机箱多数都采用下图这种20-24针兼容接头,无论你是20针的主板还是24针的主板都没问题。</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dscf0554_1.jpg" border=0><BR></P>
<>  如果你的电源不是兼容的,就要用到下面这样的转换线了,下图是一条24转20针转换线(上)和一条20转24针转换线(下)。不过,我建议最好不用。</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009.jpg" border=1></P>
<P>  四针电源头是用在PC主板上的,下面的八针电源头是用在服务器主板上的,用什么主板一定要看好电源是否支持。</P>
<P><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dscf0557_1.jpg" border=0></P>
<P>  这是两个现在常用的SATA硬盘供电接头,没有这个的电源,还得去买转换线。</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dscf0560_1.jpg" border=0><BR></P>
<P>  这是一台正在安装软件的基于P4-630的64位处理器服务器。</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5.jpg" border=1></P>
<P>  这台服务器拷机2天,温度一直在50度左右,很满意。</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03.jpg" border=1></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风扇的分布也非常要紧。下面这个是给超微的X6DVL-EG2双至强主板在千际“暴风雪”系列1U机箱上。这个机箱的结构就和Intel915G所用的机箱不同了,机箱内部的十个风扇都是从前向后吹风的,这是为了迎合双至强主板两颗并排靠前摆放的CPU的散热需求。中间一排NMB双扇叶高速万转滚珠风机正对着两颗CPU上的被动式纯铜散热片。</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21.jpg" border=1></P>
<>  一款加厚的进口大功率万转高速风机,风量和寿命都十分可靠。</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2.jpg" border=1></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3.jpg" border=1><BR>大名鼎鼎的NMB风扇</P>
< align=center></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23.jpg" border=1></P>
<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6 width="100%" border=0>

<TR>
<TD></TD></TR></TABLE></P>
< align=left>  这是新至强NOCONA专用的被动式纯铜散热器,采用整块纯铜切削而成,与高速机箱风扇密切配合,使得散热器的风量和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得到兼顾。注意看那个黑色的叉子,那是固定散热器用的背板,放在主板背后,然后把铜散热片拧在上面,别忘了在拧紧螺丝之前,先在CPU表面上涂上一个黄豆那么大的散热硅脂,这是必须的,散热硅脂就装在旁边那个小注射器里,有时候是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不要涂很多散热硅脂,一个黄豆足矣。</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4172.jpg" border=1></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4174.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很多人跟不上形势,一看散热器上没有风扇就心慌,老是担心被动式散热器不成,其实被动式散热器早已应用在名牌服务器里面,下图就是一个例子,只要和机箱风扇配合密切,效果绝对强于上风扇下散热片的老样子产品。</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s2410001(1).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这也是一台品牌服务器内部的照片,用的也是被动散热器,其实所谓被动式散热器,并没有改变风冷散热器的基本原理,仍就是风扇吹散热片,只不过将风扇移到旁边,这样风扇和散热片都能做得更大。</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op-1u.jpg" border=1></P>
<P align=left>  好了,来看一台装好的双至强服务器吧,怎么样够酷吧,这样装下来,比买同档次的品牌服务器,节省了将近一半的价钱啊。</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51.jpg" border=1></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53.jpg" border=1></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5.jpg" border=1><BR>看看外观,也挺好看吧。<BR></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41.jpg" border=1></P>
<>  以上两种主板比较具有代表性,对于依据主板布局购买相应散热结构的机箱和散热器等具有很好的说明作用,其他的主板就可以依此类推,举一反三。为了说得更明白一些,教会大家如何购买1U机箱,下面再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让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选购1U机箱时,应当如何考虑1U机箱的风扇布局,找到最合适自己主板风路布局的1U机箱。</P>
<>  这是一块映泰出品的全集成主板,支持AMDxp的CPU,虽然现在用这个CPU的人不多了,但是大家肯定都还记得,也就在大半年前,AMDxp2500+还是市场追捧的大明星啊。</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500_375_30581.jpg" border=1></P>
<>  看了主板,大家就知道,这个主板还是不能用前—后吹风型号的1U机箱,因为CPU的位置在主板的侧后方,因为我们还得选用侧面吹风的型号,这次我没有选用“龙冰五代”系列的1U机箱,而是选用了千际的另一个系列——“玄冰一代”系列1U机箱中的一款1UCD2DXB625九风机1U服务器机箱,这个系列的机箱是上AMDxp和478接口的老P4的首选经典组合,对这两类CPU的散热效果很好,价格又比最新的“龙冰五代”便宜,具有很好的性价比。</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3.jpg" border=1></P>
<>  这个服务器使用的是AMDxp2500+这个大明星,同样使用一块被动式带热辐射增效涂层的被动式散热器,针对不同的主板上CPU的插座位置和方向,选择设计有很多种不同翅片方向的散热片,以保证无论你用什么主板,散热片的翅片方向都能顺着旁边风扇的风向,达到最佳效果。</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1705.jpg" border=1></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好硬件,开机效果很惊人,AMDxp2500+的温度竟然只有21摄氏度!赛过很多PC里面的特大散热器。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528.jpg" border=1></P>
<>  装好系统,再开机看看,还是21摄氏度。放心了,大功告成。</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2544.jpg" border=1></P>
<>  下面登场的是另一个明星级的主板——intel865gvhz,这是一块英特尔原厂盒装三年质保的PC级主板,采用全集成设计,集成显卡网卡,可以大大减低1U服务器的组装难度。</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198.jpg" border=1></P>
<>  这块主板是478接口时代的明星,以稳定的性能和低廉的价位受到组装者的追捧,和现在流行的intel915g、intel945g主板一样,它集成的是一块英特尔的原装网卡,这一点具有很大诱惑力。</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201.jpg" border=1></P>
<>  现在PC主板流行的竖立三孔声卡设计一度为1U服务器的组装横生枝节,好在现在千际等专业机架式服务器机箱厂商的产品都已经兼容这种主板.</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3204.jpg" border=1></P>
<>  这个主板的布局依然适用于"玄冰一代"系列的侧吹风式设计的1U机箱,四个28毫米厚度的9800转高速风机直接贴在CPU散热器旁边狂吹,风扇支架是可以自由调节前后左右距离,以便适应不同主板的微小差异。</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4.jpg" border=1></P>
<P align=center></P>
<P>  PC机上使用的巨型散热器显然无法装入1U机箱内,必须使用专用的超薄散热器.</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1091.jpg" border=1></P>
<P>  超薄的散热器种类很多,这是千际独创的富有特色的“玄冰散热模块”,是一种被动式的散热片,表层喷涂独有的热辐射增效涂层,吸热导热能力都非常出众。</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6.jpg" border=1></P>
<P>  “玄冰散热模块”采用一种特殊的固定扣具,这种扣具是千际独创的,可以保证不发生因为弹簧扣具断裂、弹开造成的故障,一旦拧紧,永远不会松动。</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50.jpg" border=1></P>
<P>  这就是安装好主板和散热器之后的照片。</P>
<P><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7.jpg" border=1></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8.jpg" border=1></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39.jpg" border=1></P>
<P>  谈到组装服务器,不能不说一下AMD的K8,自AMD率先推出64位的处理器开始,K8这个词越来越成为组装者口中的热门词汇,无论是桌面级别64位处理器Athlon64还是支持双路的服务器级别的Opteron,都不乏使用者,而且口碑不错,随着最近AMD推出939接口的Opteron,更是激发了无数组装爱好者的兴趣,平时大家喜欢将AMD的64位处理器无论是Athlon64还是Opteron都笼统成为K8,以下我们也沿用这个叫法。</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是映泰出品的一款集成显卡网卡的主板,型号为TForce 6100-939,是典型的定位于PC桌面级别的K8主板,因稳定的性能的扎实的做工受到diyer们的推崇,市场上能买到的K8主板多数是这个样子,因此很有代表性,从板子上CPU插座的位置可以看出,依旧适用于侧面吹风的“玄冰一代”系列1U机箱,只不过散热器要换成适合K8的专用涡轮纯铜散热器就可以了,这个主板在“玄冰一代”系列的1U机箱内稳定支持全部939接口的Athlon64的处理器和新出来的939接口的Opteron处理器,对这种单CPU的K8服务器的1U机箱的选择我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说一下双K8服务器的1U机箱的选择,也就是双Opteron服务器应该选用什么样子的1U机箱。</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243324243.jpg" border=0></P>
<>  这是泰安出品的一块经典双K8主板——tyan s2881,在我原来写的一篇<a href="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apply/0410/470381.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3366cc>《高手地带:1U双K8服务器组装全程实录》</FONT></A>文中曾经提到这个主板,性能和速度都不错,我在<a href="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apply/0410/470381.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3366cc>《高手地带:1U双K8服务器组装全程实录》</FONT></A>一文中亲手组装的那台双K8服务器,直到今天依然身轻体壮,肩负着每天150万以上的访问量。</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motherboard_tyan_s2881_01l.jpg" border=1></P>
<>  和前面说过的双至强系统一样,两颗并排位于主板前方的Opteron的CPU,更适合使用下图这样从前向后吹风的1U机箱散热结构,中间的一排风扇可以直接吹冷CPU上的散热器,这里选用的是千际“暴风雪”系列1U机箱中的一款,可以支持4个硬盘位,这个机箱的内部空间很宽敞,可以支持12"×10"的小主板和12"×13"的大主板,机箱中间的一排风扇支架可以前后移动,设计有两排固定孔位,可以根据主板的大小,前后调整位置,使风扇紧靠主板上的CPU散热器,达到最佳散热效果。象现在我们用的这块tyan s2881主板就是12"×13"的尺寸,所以要把中间一排风扇支架向前移动一下,很简单,一把改锥就能搞定。</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20.jpg" border=1></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21.jpg" border=1></P>
< align=center></P>
< align=left>  tyan s2881有时候不好买到,更多见到的是下面这块主板,也是泰安公司的产品,性能比tyan s2881更好,价格略贵。从主板上两个CPU的布局来看,这个主板并不是专门定位于1U服务器环境的,更适合塔式服务器或者工作站的应用,但是从内存等元件的布局来看,也比较适合放入1U机箱内,风流从前面吹来,可以顺着元件方向吹过,基本不会受到严重的阻隔和消弱。</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46545641651.jpg" border=1></P>
<>  AMD的CPU的于散热器的安装方式很统一,下面这块纯铜涡轮散热器,适用于现有所有64位的AMD的处理器,无论是桌面级的Athlon64还是双路的Opteron都通用。说实话,现在AMD的64位处理器普遍比intel的处理器功耗要小,温度要低,但是我并不是说,稳定性就比英特尔强。</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4124.jpg" border=1></P>
<>  这是K8散热器通用的底板和散热硅脂,安装时将底板放在主板背后,如果一些PC主板买来就带有底板或者CPU支架的,要先拆下原来的支架和底板,换上它。</P>
<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100_4132.jpg" border=1></P>
<>  散热器使用两个弹簧螺钉穿过主板固定在下面的底板上,两边螺丝一定要拧到底,这是定位螺丝钉,拧到底不能动了,散热器自然就和CPU接触平整了。</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dscf0275_1.jpg" border=0></P>
<P>  看看两个散热器装好后的样子,挺有气势吧,双K8的负荷能力真的惊人啊,在很多测试中,都超过双至强的系统,但是,我并不是说双K8比双至强好,呵呵。</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6 width="100%" border=0>

<TR>
<TD></TD></TR></TABLE></P><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dscf0303_1.jpg" border=0>
<P>  <STRONG>几个买服务器机箱的老问题:</STRONG></P>
<P>  好了,拉拉杂杂说了好多,口水都说干了,估计大家对于1U机箱的选择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下面,我再就几个大家在选购1U机箱时容易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P>
<P>  <STRONG>机箱钢板是不是越厚越好?</STRONG></P>
<P>  很多朋友在买1U机箱时,很喜欢看机箱沉不沉?钢板厚不厚?这没什么不对,但千万不要走极端,认为越厚越好,要适可而止,并不是钢板越厚,机箱就越好。1U机箱比较细长,为了防止形变,所使用的钢板厚度比一般的PC机箱要厚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1U机箱比高大的PC机箱还要沉,一般PC机箱使用的钢板厚度在0.3到0.6毫米之间,而1U机箱的钢板厚度则在1.0毫米以上,一般来说,500毫米左右长度的1U机箱,1.0毫米无下差即足够,而机箱长度一旦达到600毫米以上,则最好使用1.2毫米无下差的冷轧钢板,否则机箱产生的形变可能会危及主板安全,但是也不能太厚,因为1U机箱整体厚度之后44.45毫米,内部元器件布局安排都是按照零点几毫米计算的,多一毫米少一毫米,对于1U机箱的兼容性、散热性都将产生影响,我就见过一款机箱采用石头一样坚硬的1.5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结果现在市面上的超薄散热器都装不进去,因为内部高度不足了。其实通过专业厂商的折边工艺,可以大大加强机箱的刚度,而且上好盖子之后,机箱强度还能获得更大提升,所以,一般较长的1U机箱,1.2毫米无下差的冷轧钢板也足够了,服务器不像笔记本要带着到处走,一般放在机房机柜里,好几年也没人动一下,所以尽管放心。</P>
<P>  <STRONG>1U机箱长度应该多长为好,会不会太长了放不进机柜里?</STRONG></P>
<P>  那要看你的服务器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放在一般企事业单位自己的机房里,那这个问题就要认真考虑一下,因为一般自有机房的机柜都比较浅,属于工控机柜,并不是互联网服务器专业机柜,主要用来放置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这些东西都很短,有的机柜只有40多厘米深度,如果放太长的1U服务器,可能会导致关不上门。建议这类用户,考虑购买超短型号的1U机箱,例如千际的1U2D370超短1U机箱,这个机箱前后长度只有370毫米左右,好像一台1U的标准交换机,配合不同的散热器,可以组装基于单路处理器的服务器,能够胜任一般单位的大多数工作,但是缺点是,使用的主板不能太大,散热性能也一般,所以,不宜用来组装处理器主频很高的高端服务器,我的经验是选用intel845G和intel865G全集成主板是很好的方案,如果你是想用来组装一台强劲的路由器或者防火墙,这个机箱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在此也提醒各个单位负责网络建设的同志,从长远考虑,将来为单位添置网络机柜的时候,最好考虑将来可能放置机架式服务器,机柜要尽量买深一些,以往有些人不懂,认为一般单位里的机柜就是互联网机柜,其实这种机柜叫做工控机柜,和互联网机柜是两个概念,这种工控机柜最多放一下交换机/路由器什么的,从散热和容积角度看是不能作为互联网服务器机柜的,所以如果您想放1U服务器,那么购买机柜时候,务必注意,一定要买深度在85厘米以上的加长机柜,才能比较接近互联网机房标准机柜。</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7.jpg" border=1></P>
<P align=justify>  这就是小巧的370毫米长度的1U机箱,别看小,一般的全集成的PC主板都能放下,还能装2个硬盘呢。</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20016.jpg" border=1></P>
<P>  <BR>  不过现在大多数人组装1U服务器还是用来托管的,就是托管到电信机房里,那么电信机房的机柜有多深呢?会不会因为1U服务器太长,关不上门呢?标准的1U服务器到底应该多长呢?其实对于1U机架式服务器来说,国际上只是对于高度和宽度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例如1U是指的服务器高度为44.45毫米(约),宽度是19英寸,但是对于1U服务器的长度,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例如,进口的名牌1U/2U机架式服务器的长度多数在80厘米以上,而国产的1U服务器机箱多数不足70厘米长度,与之相对应的电信机房里的机柜,高度和深度也不统一,现有国内外互联网托管机房的机柜高度从36U到42U不等,深度则大约为90厘米到1米之间,更多机房已经采取开放式机架设计,对于服务器长度几乎没有限制了,例如北京著名的静安中心中国电信机房就是如此的开放式机柜,可以容纳国内外各种型号的机架式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服务器太长放不进机柜里。现在市场上有些机箱厂商,对外宣称自己的600多毫米长度的1U机箱是加长型,其实,和国外的产品比,还是属于较短的。但是,我发现,国内还是存在一些特例,就是一些小机房,为了省地方,多放机柜,就买的都是纵深只有600多毫米的小机柜,这种机柜不是工控机柜,但是也不符合互联网服务器机柜的标准,遇到这种机柜,就不能使用600毫米以上长度的1U机箱了,而是要选择短一些的机箱,例如千际龙冰五代1U2DLB巨涡轮1U机箱,长度大概是535毫米,放进去加上连线和把手等,刚刚好,如果你实在搞不清自己要托管的机房的机柜到底有多深,那就买这种535毫米的机箱,保证都能适用,如果连这么短的机箱都放不下,那这个机房也该关门大吉了。</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pconline.com.cn/servers/guide/0601/pic/1u_tgwx8_0395.jpg" border=1></P>
<P>  适合所有机房机柜深度的535毫米长度的1U机箱——千际“龙冰五代”1U2DLB525型号1U机箱(没装两边拉手),即使是最使用差劲的600毫米短小机柜的托管机房,也能轻松放置。</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校园天空成立于2004年2月24日 ( 陕ICP备08000078号-8 )

GMT+8, 2025-5-11 11:16 , Processed in 0.191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