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7|回复: 1

理性思考校园网的持续建设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5 0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是“校园网建设系列谈”的最后一期,我们刊登这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位老师对校园网今后发展的思索,也是希望能给各位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人员带来一点参考。
    “网管论坛”从下期开始,将就“网管员”作为一种职业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列讨论,希望各位网管员积极参与。
近年来,我国的校园网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全国70%~80%的大学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而且多数都在申请专线上Internet。但仔细分析当前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不得不让我们理性思考中国校园网的持续建设和发展。
<>当前校园网存在的主要问题</P>
<>先进的设备与相对滞后的教学思想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校园网的持续发展。
校园网建设成功与否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网络环境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网络应用和网络畅通保障机制。而目前,我国校园网建设成功的经验不多,人们对校园网建设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网络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教学工具,绝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学生仍是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重“硬”轻“软”,行业标准去年才颁布,严重制约了校园网效能的发挥。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软件、资源、教师培训所占比例甚微。按国际上通行的30%资金用于软件工程(软件购置、教师培训)相去甚远。没有将信息技术深入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方面是资源建设内容不足,而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方式的不同,在不足的资源中又难以回避冗于信息,难以快速找到有效资源。如电子图书馆和以前的传统文献没有实现数据对接或仅有少量对接;同时,由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去年才颁布,致使各校园网间信息交流很不方便。</P>
<>教学模式尚未信息化。
我们大力提倡搞好校园网建设,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师生都能掌握应用网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一种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样的体制与模式下,培养出更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应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可以指导教师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也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而现实离目标还有相当差距。</P>
<>教学结构尚未变革。
虽然70%~80%的大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这些都只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教学结构的改革。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十年来长期限制了学校的课堂,从而抑制了几代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P>
<>对校园网缺乏完善的维护和管理。
随着校园网功能的不断拓展,牵扯的专业技术面也越来越宽,网络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网络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管中心又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对出现的异常现象不能正确处理和在系统遭到破坏后不能及时进行恢复,无法保障校园网正常运行。</P>
<>持续建设和发展校园网的对策</P>
<>转变观念,提高校园网利用率。
校园网的建设,对教学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实时性、交互性、广泛性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益。因此,应对教职员工实施有针对性地培训,以尽快转变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育技术素质。对于年龄较大的领导干部和教员,重点应放在培养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意识上,注重培训操作计算机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年轻机关干部和教员,则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基础知识,重点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员还要侧重培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对机关干部则应侧重培训办公自动化的管理能力。</P>
<>严格执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随着校园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标准的统一非常必要。数百个学校的资源要共享,若各个学校在网络建设过程中五花八门,就势必会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好在教育部于去年9月23日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作为一种行业标准,它将为教育部门对教育数据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组织、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平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将带动教育管理信息存储、访问、更新、传递方式的变革。所以,各校应严格遵照执行。</P>
<>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目前,我国校园网建设中最缺乏的就是可用的教育信息资源。而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教学资源建设搞不好,校园网应有的教学、科研、管理、通讯服务和信息交流等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网上资源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及科研提供条件,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上新台阶。</P>
<>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
一是要注意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目标来进行整合;三是要注意运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工具,更重要的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四是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践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五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冲破传统教育理论的束缚,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P>
<P>发挥校园网在学校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提高校园网效益。
校园网的建立,为学校建立基于网络的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也为学校管理上水平、上档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基于校园网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应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应坚持“统一规划、上下结合、边建边用、逐步完善”的指导原则,着重在发挥校园网效益上下功夫。在初期可重点考虑在网上开发方便、易用的信息发布系统,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信息及时在网上发布,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再规划全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P>
<P>加强网络管理,为校园网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校园网是一项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大型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应用”。一是要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包括校园网管理制度、定期网络维护制度等;二是要配备一支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计算机网络水平高的管理队伍;三是要把网管中心设成一个学术研究单位,设定相应的中、高级职称人员编制,每年给予一定的维护经费,用于网络系统开发、网络维护、学术研究,这既有利于网络效益的发挥,也有利于网络的持续发展。</P>
<P>我们建设校园网的目的,一是要利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不是指简单地把黑板变成白板、把纸课本变成电子课本,而是要真正体现出教育信息化所具有的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别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二是要实现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三是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因此,在建设中就要避免把“人灌”变成“机灌”,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对象,而没有当作学习工具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P>
发表于 2005-1-7 0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就是。。</P><>最好让我们学校的校管们都看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校园天空成立于2004年2月24日 ( 陕ICP备08000078号-8 )

GMT+8, 2025-5-11 11:45 , Processed in 0.098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