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四十九]
最美窗外的雨,蚕食着树叶飒飒作响。
每滴雨,仿佛咸咸的泪,染得心里一阵说不出的疼。
不知道这几天是怎样恍惚过来的,放弃了一切,最大梦想是把自己放逐到无人孤岛。
老天已哭泣了一天,但它一点不觉得累,下午回家路上,坐在公共汽车上惶惶中,停站中山公园,看着对面曾经到过地方,脑内却空荡荡,喇叭里突然放起了《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窗外一股冷冷北风灌得我打了个寒颤,和着那伤心歌声,看着慢慢流逝的悲情城市,我想我会离开它。
从那天后没有心事做任何事,昨天下午到公司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跟林姐讲了辞职事情,她说了很多,但一句也没听进。
昨天离开公司后,继续丢魂似的游走在街上。街边每个场景里,都有他身影。没有思想,只有风吹的冷。
晚上又梦游般鬼使神差走到步行街上,从江汉路开始一直走到大钟下,那个卖碟的年轻男人还在努力嘶叫重复的老话,只是身旁少了评头论足的他。
霓虹灯闪烁麻木的旋彩,不再斑斓。在我眼前浪费一副虚张表情。
老远能听到震撼的钟声,不记得响了多少声,但能感到心被重重撞击。
从江滩公园大门一路无目的走了不知前行了多远,只是呆滞的望着记念碑,越走它越大。
拿出手机又揣了进去,当不在见到碍眼的碑后,冲击的舞曲声勾起了回忆空间,好像被磁石吸引过去一样,走进了没去过的一家酒吧。
劝人不去买酒,自己却可笑的掏出了四百块,买的时候不心疼,喝的时候也不疼,忽然理解到他说过的麻木感觉。
听他说过12年芝华士喝过后是冰一样的冷,却偏偏点了最让人能感到冷的它。
独自坐在玻璃桌子旁,服务员要帮着对些红茶,被我拒绝了,放了几块冰,品尝起那冰冷的涩火。
整晚,安静坐在充满摇摆身影的迪吧里,饮着苦涩滋味。
很多女人都心腥怂蜕嫌锞潢用粒
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五十]
无雨曾经 被你比作皓月
现在 夜空繁星满天
也许 我是最暗颗星
只想 你我回到从前
猜测 其它另种结果
生命中不该发生的事太多
宁愿去试错 也不愿再错过
每夜仰望皓月当空
不由忆起昨日话语
蓦然发现我的错
路灯下
影子中
有你有我
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五十一]
过去 去过日记不再继续,已经完结。等自己感受到爱情快乐时,再去写完那几篇。毕竟是开心过。唯生活必须继续,有朋友说可以发展“写手,作家”,但我清楚自己,太平凡,能做的,只是记录。
不是幻想狂,也写不出没做过的事和没有经历过的感情。没必要表示日记真实性,每个读过的朋友会用心感受,用思维去判断。
今天看到网络上深圳两位女孩的痛苦经历,如果不是新闻标题,很多人可能又认为是一篇血腥变态的小说。
其实生活比小说有时候更加残酷,生活中小说中,同样都被称做“鸡”,其实,即使她们错得再多,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精神的——人。她们不需要同情和怜悯,也许,得到更多的是嘲笑和唾骂。但她们依然顽强的活着。同样有着人的尊严和思想。
网络上,不追求任何东西,平等的和很多朋友在一起,就会感到快乐,但也绝对划分生活和网络。能放开了说些实话的地方,简单思想里应该是网络。
很多朋友问为什么起“爱你不久”这个ID?其实只是想写的时候,登陆注册时,准备用“爱你不久只一生”,但天涯注册格子中不让写这么多文字,随便丢弃了后面的三个字,我就成“爱你不久”了。
不久以后,日新月异追求新鲜的网络会淹没这篇日记,但我很开心,曾经笑着哭着写过,也有了这么多朋友。得到得到的,失去失去的。
“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车跑的宽宽的路上。上山时我喜欢走我的路,下山时我和小鸟一起唱歌。要是你们也肯在我的路上走走,你们会听见我和小鸟在唱歌。听着歌声向前走,路就是再长,也不会觉得累。我喜欢走我的路。” ——佘艳亲笔文章《我的路》
我从不看书,包括小说,因为很多作家写手的强词我看不懂,太高深,会感到很累,但看到这位因为白血病离开世界的小女孩留下一段文字,我哭了,因为真实,生活真实让她简单的文字充满生命。她很乖,来过这世界,留下她能留下的东西。
写不出非真实的东西,注定我是个平凡的人,但每个平凡人,都有感动世界的一幕。
夜深,听到喜欢的歌曲,看到大家真诚话语,有一种莫名感动,但不知如何言表,只懂得,有朋友,是幸福。
简单思想里,什么都不为,才最真实,因为哭和笑,悲伤和开心,用文字记录。平静的摸摸胸膛,会被自己震撼,因为里面有那颗跳动的心。
没什么可给你,只有这阙歌,声音比任何东西来得更直接,希望你能喜欢。
我会好好生活下去,坚强走在路上,有过自己经历,再写出真实生活。哪怕那天只有你一人看,我也会很开心。
斑斓因为色彩,色彩来自感觉,感觉反映真实。
(本站转的第49篇以后在原著中没有标明日期,大概是作者的一些感受随笔,不作为正式日记出现。网上部分网站将此部分略去了。另有一些原著中标明日期但没有文字内容,只有背景音乐的日记也被略去。
这篇讲日记已经不再继续?但事实上后面还是写了。在这里不太明白,在比较了网上很多版本后最终决定这样载出来,给那些期待的朋友一个结果)
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五十二]
也许和你一样,是第一次听这首歌曲。感觉告诉我领悟到沙漠痛楚,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心愿和你一起分享。繁华都市中,你和我也许同样遇到过绿洲,但身处沙漠中的你我带不走它。狂风啸啸,黄沙万里,真的带不走那片绿,饮过甘泉后,只能继续在找寻边际希望的沙漠里前行。
听过一个改变我性格的故事,现在讲给大家听听,说不定你也听过。能静下心听我讲讲,已经安然心息。
“两位军人在沙漠里迷路,一老一少,两支水袋里的水加起来只够一人坚持走下去,年长者毅然把自己水袋的水全部倒给年少人,告诉他一定要坚持,等自己去找水源回来。
他选择离开,找寻也许并不能确定觅得的希望,也把生存的权利交给了年少者,面对的是与死亡并存的希望。
太阳开始渐沉,呆在原地那位年少者看到夕阳夕下,心里开始胡思乱想,猜测年长者可能已经倒下,又猜测人家也许找到绿洲或出路,抛弃了他,越想心越怕,最后,掏出枪对自己脑袋扣动了扳机——而不远处地平线那头,老者捧着找寻到的一袋水兴奋的正跑向他……”
故事讲完了,当时听人家讲完后,真的在以后生活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哪怕没有能看到的希望,我也选择坚持走下去。
听完你会有自己想法,能不能讲给我听听?
听完这首歌后,能看到的是一副沙漠图,把它简单画了下来,自己的感觉,有时是文字,有时是脑海里的图案。
不管沙漠绿洲,一起走下去:)
倔强的我
爱你不久
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五十三]
千里共婵娟今天是中秋佳节,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对大家道声发自内心的“祝节日快乐,合家团圆”。
一向不给面子的显示器今天很殷勤,不用拍就亮了,呵,它也知道过节了。
想象今晚的皓月,还有朋友们和家人亲友爱人围坐在桌旁,赏月品茶的情景,心中倍感欣然,幸福,有时也很简单。
和你们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今生不会忘怀,也永远和你们一起,开心生活在这彩色世界。
不能经常回来和朋友们聊天,问候,但常在生活中想到网上的朋友们,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给远方亲人一个思念的电话,给异乡朋友一句真心的问候,给心爱的人一个节日小礼物,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抬头望明月时,回忆心里珍藏的那份幸福,给曾经陪伴走过生活的人一句不能送出的祝福,也很宽慰。
这首老歌,送给大家,还有自己:),细心挑选了半天,还是喜欢旧上海留声机带着杂音的感觉,仿佛,尘封往事那些点点灰尘,被自己亲手抚去。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中秋时分,更思量。
一个大三女生的网络妓女日记:《晓姗的网络日记》连载[五十四]
哭墙无数块红砖,平砌成一堵墙,四面墙加个顶盖,成了一间房。
还在挖地角时,父亲站在水泥地基的矮条墩上,用脚塌实着填入的泥土,仿佛他多压两脚,地基会更稳固。
“老张头,这扎的墩子上钢筋条数量够吗?要不要再加上几根,牢靠些啊!”,他气喘吁吁对不远处包工头提起建议。阳光照在父亲布满沧桑,带着沟壑皱纹的脸上,能很清晰见到鼻尖上额头处渗出的滴滴晶莹。
老张头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我家房子是由他带领的施工队修建),“老廖,你担几多心哦!”他有些埋怨的笑着说:“你去打听下,村里由我负责盖好的房子,没有哪个说不是那个事的”。话里带些吹嘘,故意夸耀着自己功绩。
听父亲说过,老张头那条跛腿是当年为人家修房时,不小心摔断的。如今做了包工头,还经常一瘸一跛在工地上督查着。
父亲吃力一跃,跨过小土堆,堆笑着迎了过去,右手从荷包里搜出香烟,客气的递到老张头面前。
“我也不是蛮懂,只觉得指头粗的钢筋太细,还是你专业些”,父亲谦虚赔起小心。
老张头右手扶着跛腿,用省力姿势支撑起不算强壮的身体,左手接过父亲的烟,想了半晌,才把过滤嘴那头叼上嘴。
“乡里乡亲的,我也不会做偷工减料的事啊!人家房子都是按这标准修的,你就放心吧!”他套话中开始寒酸起来,声音带些含糊。倒是那根香烟,随着嘴唇上下跳动起来。
父亲慌忙掏出打火机,用左手搭起棚,“喀”的一声,老张头嘴里叼着的烟开始星星起来,腾起一团白烟。
“放心,肯定放心”,父亲笑着还不忘嘱咐,“你老哥就多些操心,耐点烦,把我家房子修过细点……”
上主梁那天,平时一向节俭的父亲,一清早特意跑到镇上买了挂一万响红鞭炮回,爬上梯子,把它的一头绕在梁上,选了个好时辰,亲手用香烟点燃了引线,随后传来震耳爆竹声中,我看到他欣悦的笑。
母亲打一清早起床,就一刻未停的忙碌准备着中午那餐饭。(按家乡规矩,新屋上梁这天,房主要好饭好菜请建筑工人们吃一顿,而餐桌上必须得足足弄五斤肉,五斤鱼)
熟悉山间小路,不再曲折漫长,一路轻快小跑奔向家的方向,巴不得快些告诉母亲我刚看到的现场情况。想象以后,他们不用再为材米油盐而穿梭于这条晴时坎坷雨时泥泞的山路,心中更是愉悦。
跨进大门槛,我径直走向厨房,老远听见灶台里炉火正旺,干树枝烧得噼啪作响。
进门一刹那,突然愣住了,一股涌上的感动使自己无声而有些僵硬的站了许久。
母亲正背对着我,用心的站在案板旁切菜,原本外面气温就高,厨房灶边更是热,她衣裳后背那块已湿透,不规则的紧贴在身上。我清晰看见,母亲那已有些年迈的脊梁。
半晌没会过神,身体凝固在原地,只觉沿鼻梁两侧有丝酸酸向上的味道,让视线变得模糊,脑内,白幕般空荡印象里,全是母亲背影。
过了会,母亲没放下手中活,边切菜边习惯性望向灶上烧得热辣,已吱吱作响的油锅,余光,让她注意到站在门口发愣的我。
“皓,你爸那边还顺吧?”她关心问。
她的话语让我清醒过来,忙走向灶台边,蹲下身子,低头用火钳拾掇起麻袋里的树枝,往灶膛中满满塞去。
“挺顺的,妈,您就别操心了”。我掩饰着回答。
可能是弯腰原因,满溢泪水顺面颊滑落下来,我偷偷用手背擦拭,努力掩盖哭泣的痕迹。
“眼睛被熏到了吧?赶快出去洗洗,这让我来”,母亲见我在流泪,心疼的劝我离开。
“妈,没事的!”忙垂下正搓揉眼睛的左手,我拨弄了下外边一小撮待尽的灶火,倔强的用自己方式坚持着。
母亲拽不过我,还准备说些什么,却被那口烧热的油锅发出饥饿声音所打断。她忙用刀面盛起切好的鱼块,左手小心扶起堆得高高的菜,麻利的转身凑近灶旁,迅速让它们沿锅沿滑落在油中。
“滋。。。。。。”,那被煎熬的声音响彻整个厨房。
“在外面做事不容易啊!”,母亲拿着锅铲,小声的自言自语起来。带些怜爱。
我没做声,执著的往灶膛里添着柴火。其实母亲的话,有几分是说给我听,心里很明白她的疼爱,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母亲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了看米缸。
“皓子,帮我把锅(里的菜)看到,”她用锅铲敲了两下锅边,清脆的铿锵声把我从短暂迷漫中唤醒,忙起身接了过来。
“得去多淘些米,菜不好,饭总得让人家吃饱啊!”母亲慌忙走到缸前,揭起盖子,开始往簸箕里舀米。
其实在外谋生的人,能吃上一餐家常便饭,就是件很幸福的事。
翻动着锅铲,突然想到白兰,她在那小雨的盛夏天,嘣出那句平实,却让我一辈子记忆犹新的话。
还记得那天的小雨,让我俩有些湿漉的躲进一家兰州拉面馆,当白兰把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端到我面前时,她平实得不能再平实的说了一句:“皓,你先吃吧!吃饱了不想家”。
那刻的我,感慨万分的盯着白兰愣了半会,她熟悉可爱的脸庞给了我一个可爱又开朗的笑容。
这豁达一笑,快门似捕捉,牢牢印刻在我脑海里。
后记 [冷月注]
终于转完了那天在找什么资料 突然在一个网站看到这篇帖子 当初大概看了看
感觉写的还很不错 文笔 故事 等等 自己也没有看完,就看到前面几篇
就开始发上来和大家 一起分享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刚 开始发了几篇 没时间弄了好几位都催促 所以今天加班发 完了 呵呵
原文好多都没有 我找了很多网站 也没有没办法 就空着了
希望那位找到 发 上来 冷月代同仁表示感谢~~ 哈也去看了
还有 还有看了 要评论噢 嘿嘿 不罗嗦了 我从昨晚9点到现在,凌晨1点半,四个半小时,什么也没做,躺在床上静静地看完了。
原文少了两三节,但并不影响我去了解作者。
我佩服她的勇气,但我不可怜她,因为她不需要,它只是选择了一种旁人可能会退却的生活方式。虽不是出于无奈,但也没什么可以让他人谴责的。
我以前很喜欢上天涯,只是没想到天涯也会拒绝真实的人生。
但愿,每个看这个帖子的人都能安安静静地把它看完。 这文章在网上很“流行”的
我觉得不过就一个女孩写写日子而已么 恩 就流行这个呵呵
现在的社会 越 是普通的东西 越 容易引起人们的眼光
相反 越 经典高贵的 东西人们倒 觉得 很 俗气
呵呵 可能就是 所说 的 “老百姓”的“事” 无 小事吧 因为真实,不造作,所以流行,流行,并不单单因为她描述了什么 这文章谁写的还不一定捏,看多了麻木了。就是感觉楼猪转载的时候真累。 :Q看了两三天...终于看完了........:Q
虽然没撒文采 但是标题就已经很让人关注...所以标题决定了他的关注程度
.这些日记反映出了很多东西...在这个无奈的社会..为了钱.还是有人做出卖的自己的原始的东西..........
相信每个看完了这文章的心理都有许多的感想...或许很多话不好说出来...
但是又多发现了这个社会的另一面..... 看了好久都没看明白,也没看完,你们的速度好惊人啊 。惭愧: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