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来,窝在椅子里看好友推荐的小说《新宋》,不时会意发出朗朗笑声(我小时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睡觉,另一个便是看书时自乐,自己先汗一个!),看到感动时也不住落泪……不由得发信息给丽丽:此书除我近日所看《飘渺之旅》《搜神记》之外,不可多得的好书啊,其中引文论据经典深刻不说,更是加入了作者对历史和治国的见解,虽说对于我们处在当前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没有天下社稷,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可也是看得心潮澎湃!此书与我先前看的《绾青丝》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文笔新奇,珠言妙语,引人入胜,只不过一个主人公是男子,后者是女子,角度不同,引发的事件及人物也不同,可带给我的快乐自是一样的!
雨又渐渐的大了,本来是想着从今天开始调整好生物钟,好好的休息几日,开始工作呢,可是对着这好书,对着这夜来的雨儿,我却是有几分不舍得睡去了,喜欢夜雨,在深夜入梦不请自来,在黎明前又洒洒离去。雨就那么情真意切的来了,就在李清照的清婉,秦观的缠绵,柳永的细腻中鲜活起来。也就在我浅浅的忧伤中诗意起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便是在说它了吧?这夜雨,不像白天那天嘈杂,格外的清晰脆响,入耳及心。淅淅沥沥的,梳理着周遭,今夜不似那夜的夜雨来得清静,雨声夹杂着不知谁家的嬉闹声,还有人隐隐地在为明天的生计忙碌……我这多梦的人,也在这夏夜的连连夜雨中与许多不做梦的人,听着雨声,也许伴着残荷,也许守着梧桐,也许想象着一株硕大的芭蕉,一棵院中的海棠……
往昔所历一切在夜雨中悄无声的消退,明日所望的一切随即悄无声的从夜雨中滑来,梳洗着我心的尘埃,复我如水的情怀。一切的一切,都与这夜雨纠缠一起,来来去去生生灭灭。我竟有些像局外人,窝在椅子里,不哭不笑不喜不怒的去看去听去想,却又无视无闻无思。
昔日唐玄宗夜行巴山蜀水间,雨滴细碎,却在山路上忽然传来马铃的声音,夜雨闻铃,肝肠寸断,夜太静了,太静了就会让人孤独,由孤独而生发感慨,心就是这样沉静下去、人也就在这时变得深刻无比的;而今倚窗听雨,那暗暗里的伤怀,其实又何止我一人?余秋雨说:“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多么渺远的声音,又是多么悠扬悦耳。
[color=#FFCCFF,strength=3);] 最向往是,夜来,在那江南桥下乌蓬船里,邀约好友三五,绍兴黄酒一坛,听着江面雨落,别有一番情趣……
[color=#FFCCFF,strength=3);] 喜欢夜雨,似这般迷离,又让心明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