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日下午,我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表彰大会暨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隆重举行。院长黄藤,党委书记李玉华,秘书长陈跃、副院长刘其民、副院长高战华、副院长梁佐仁、副院长李汝峰、院长助理花智勇、宁兴华等校领导及各二级学院、各处室领导出席了大会。新华社陕西分社、《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工商时报》、陕西电视台、《华商报》、《西安晚报》等24家省内外重要媒体采访了大会。
仪式上,106.7万元国家奖学金,770万元国家助学金全部发放到位,4295名我校学生受益。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者14名,奖金每人8000元;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者191名,奖金每人5000元;获得国家助学金者4090名,助学资金额度为2500元与1500元不等。此次国家奖、助学金受益人数占我校在校统招生的27%。
黄藤院长视察我校五省区招生工作
2007年7月19日至27日,院长黄藤前往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5省区视察我校的招生工作。院长助理花智勇、学院理事、后勤产业公司总经理黄春选、宣传部部长王云锋等一同前往考察。
所到之处,黄院长几乎都要与当地考生及家长见面,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关心的每一个问题,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在石家庄、太原、赤峰等地,黄院长还亲切会见了我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及部分家长,关心了解外事校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视察期间,黄院长一行受到了各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河南电视台、河南《东方今报》、《内蒙古晨报》、内蒙古电视台和山西新闻网等当地媒体对黄院长进行了专访。
省教育工委任命李玉华担任我校党委书记
(陕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左)亲自到校宣布任命)
2007年9月28日下午,陕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亲自来到我校,宣布了关于任命李玉华同志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党委书记的决定,同时宣布李玉华同志为省教育厅驻西安外事学院督导专员,周延海同志不再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党委书记。会上,黄藤院长代表学校理事会宣布了关于我校党委书记、校总工会主席进入理事会的决定。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处长杨萍,我校院长黄藤及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席了会议。
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还就此次任命做了讲话。他说,在各民办高校任命督导专员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依法办校、民主监督的精神,加强民办高校建设,促进陕西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
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 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
2007年11月14日下午,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校风校纪整顿动员大会在学术苑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理事长、院长黄藤,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玉华,秘书长陈跃,副院长刘其民,副院长高战华,副院长李汝峰,后勤产业中心总经理黄春选,工会主席花智勇,总务长杨富学,院长助理宁兴华等领导出席了动员大会。各二级院、各处室领导,专职教师,辅导员以及行政管理干部共1200余人出席了大会。
会上,黄藤院长作了重要指示。他说,严格的校风校纪对我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的改进。
加强专家治校力度 我校新聘任一批学术名家主政二级学院
(著名学者肖云儒受聘担任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
为进一步加强专家学者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带头作用,2007年,我校新聘任了一批著名学者担纲二级学院行政及学术首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著名英语语言学家杜瑞清等学者位列其中。
“学者立校,专家治校”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针,重视专家学者的砥柱作用更是我校15年来取得辉煌办学业绩的根本保障。07年度学校大规模调整二级学院领导及学术带头人队伍,正是为进一步加强专家学者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带头作用而做的一项重大部署。相信更多来自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名家必将为学校进一步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贯彻十七大精神 校工会出台措施切实关心职工生活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我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在学校理事会、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工会委员会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出台了《关于教职工福利项目的管理办法》,以制度化的措施切实保障全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管理办法》分别就我校教职工的福利项目以及福利经费审批报销程序等做了详细规定。
七方教育研究所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9月9日,教育部、人事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此次表彰大会上,我校七方教育研究所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我校是获得该项国家级荣誉的唯一一家民办高校。
创办11年以来,我校七方教育研究所在学校理事会、院务会的直接领导下,树立“凝东西之髓,汇南北之气,顺乾坤之理、立民校之魂”办所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扎实的科学研究,出版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学校、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同行的认可,曾先后获得“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000-2003年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先进集体”、“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优秀学报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我校成立陕西省首家文化产业学院
2007年7月5日下午,我校文化产业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术苑二号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尚勤、陕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郝利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等省、市著名文学艺术家和文化产业单位领导出席了大会。理事长、院长黄藤及校党委、院务会的各位领导参加了大会。
本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校文化产业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我省在文化产业高等教育方面的空白,体现了高等院校积极承担起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服务全省经济建设的大局意识。也是我省高等院校立足省情、发挥优势、面向市场拓宽学科领域、创新办学内容的大胆尝试,有利于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大家钟情“鱼化龙”大讲堂 思想盛宴扎根西安外事学院
“鱼化龙”大讲堂是我校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而举办的一个日常性学术论坛。该论坛以陕西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我校日常学术活动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以“知名学者+精选主题”为特点,定期邀请国内外文化界知名专家进行讲座。
“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鱼化龙”精神是我校的核心校园文化理念。这一文化理念体现了我校胸怀开放、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将大师云集的大讲堂命名为“鱼化龙”大讲堂,正是我校这种开放、多元的大学理念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贯彻。
2007年度感动你我---十大“鱼化龙”新闻人物
陆啸天:经济管理学院05级资产评估专业学生。2007年,在陕西省高校奥运火炬手、奥运火炬护跑手选拔赛中成功胜出,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陆啸天是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在06-07年度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这次有幸成为陕西高校五名奥运火炬手之一,陆啸天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因为在他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为奥运尽一份力的梦想,这次火炬手选拔终于圆了他的梦。
(陆啸天)
刑四方:人文学院新闻A0501班学生。2007年,邢四方个人摄影专著《陕西名家写真集》(第一辑)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陕西名家写真集》(第一辑)收录了陕西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家、文学家、书法家等名家20多位。全书图文并茂,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等文化大家鲜为人知的真切生活和他们独到的艺术思想。邢四方表示,专著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关爱和支持,感谢外事这片富饶的土地,给予了自己坚强与自信,他将继续为梦想而努力。
(邢四方)
潘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A0504班学生。2007年7月29-30日,在IEF2007全国大学生电子竞技联赛总决赛中技压群雄,勇夺“魔兽世界”项目总冠军,并于8月9日代表中国出征在韩国江陵市举办的IEF2007国际总决赛,力夺“魔兽世界”高校组总冠军。
(潘翔)
韩朋: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2006年度校级先进个人。韩朋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辅导员的工作冗繁而琐碎,从课堂到宿舍,从卫生检查到安全巡视,从个人问题的解决到班集体建设等。一直以来,韩朋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为了学生们的将来而兢兢业业。“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选择滋润土地;如果我是一束阳光,我会选择温暖黑暗;如果我是一根蜡烛,我会选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韩朋的座右铭正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韩朋)
邓宁:人文学院新闻系A0402班学生。2005年荣获 “百事新星”大赛西北赛区总冠军,2006年又获香港百事“最具潜力新人奖”。同年年底,“A-SKY”组合获得江苏卫视《绝对唱响》全国季军。2007年4月,在江苏卫视举办的《名师高徒》节目中,与高凌风组合,成功摘得总冠军。随后不久,邓宁正式签约当然音乐,并在2007年8月份出版发行了他的个人首张新专辑《万夫莫敌》,在我校建校十五周校庆当日,邓宁用这“第一张成绩单”回报母校对自己的支持和培养,在学校“鱼化龙”文化广场举办了他的“回报母校”个人演唱会。邓宁努力、奋进的精神赢得了个人的成功,邓宁热爱母校、回报母校的情怀也深深的感动了每一个外事人。
(邓 宁)
金明刚:人文学院新闻A0505班学生。2007年3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德尔惠‘ON THE WAY’博文大赛”颁奖典礼上,他的博客文章《路无寂寞》,讲述了一段真挚而深沉的父子情,以其感人的事迹打动众多评委,一举获得银奖。当红艺人周杰伦亲自为其颁发了5000元奖金以及奖杯和证书。这是博客在中国风行以来,奖金最高的一次博客征文比赛。在颁奖典礼上,他还把为周杰伦写的十几首歌词亲手送给了自己的偶像。本次博客大赛的优秀作品集《ON THE WAY》将在近期结集出版。对于文字,金明刚情有独钟,在闲暇中,他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图书馆里总有他埋头苦读的身影。他总会说这样一句话鼓励自己的话:“走好每一步,在将来会比别人能迈进更多”。
(金明刚(左一))
邵海索:国际合作学院国际商务专业05级学生。2007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邵海索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24名志愿者加入到了义务支教的行列。由此,她带着一颗对山区孩子的真诚爱心,走进环境恶劣的青海,走进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回族贫困小镇,走近了一群初中毕业后就可能面临辍学的孩子。在支教的20多天时间里,邵海索和其他志愿者承担了9个班400名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事务。她在谈到此次活动的意义时说:“将知识化作感恩,将爱继续”。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湖北女孩,经常参加和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唤醒大家的爱心,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
(邵海索在讲课中)
刘莎莎: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2007年5月25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陕西省大学生歌手大赛决赛中,一举夺得大赛冠军;2007年10月18日,在陕西高校奥运火炬手、奥运火炬护跑手选拔赛中,刘莎莎成功胜出,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护跑手。2007年12月1日,由西安音乐广播电台主办的首届西安“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