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14 08:48:41

历史上四个重要的摇滚音乐节

<B>历史上四个重要的摇滚音乐节</B>


<TABLE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也许没人能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蜂拥而至千里迢迢,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消耗大量精力从全国各地赶去参加摇滚音乐节。很难估量不是么?其实归根截底还得从摇滚本身说起。摇滚演出现场比任何一处MTV上的镜头都能容易蛊惑人心,其盛况足以把摇滚内在潜藏的魔力发挥到极点。它的魔法能让人们骨子里残存的那些疯狂的欲望剧烈燃烧,能彻底挖掘人类原始人性的狂野,更能激发人们毫无顾及蜕去平常伪装的壳子展示真实的自我。试问这样的盛况怎不叫人置身其中?怎不叫人前去观看?那么对于历史上重要的音乐节到底有多少?其现场盛世到什么程度?你又知道多少?除了对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你还对其它有所了解么?不管你有没有了解,在此我只能用文字带你们粗略的逛逛其伟大的音乐节!虽然不能身临其境直接去感受,但也能让你犹如置身现场兴奋不已。



  蒙特里国际流行音乐节(Monterey International Pop Festival)

  1967年6月16日至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里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主办者的创办思想是筹集用于慈善活动的善款,演出名单上包括感恩而死乐队、杰佛逊飞机乐队,从英国赶来的谁人乐队以及在蒙特里音乐节开始扬名四方的吉米?哼德里克斯。当时谁人最后唱那首“My Generation'时, Keith Moon学吉他手把自己的鼓踢开, 结果把脚给扭了。 这场以“博爱”为主题的音乐节聚集了大约5万名摇滚乐迷,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它展示出的摇滚乐的力量令世人震惊,当时音乐节里某些乐队的演出还被拍成电影的若干花絮。这部电影原本打算作为ABC电视台的一次特别节目在电视上播出,然而某些ABC的高层人员拒绝播放其中很多段落,尤其是Jimi Hendrix那些喧闹、性感的演出,最后只好拒播。蒙特里国际流行音乐节也由此成为众多摇滚音乐节的根源。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

  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4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投资者举办,为了顺应美国民众反战的情绪采用“和平与音乐”作为主题。在举办者的精心策划下,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大城市的报刊、杂志都刊登了音乐节的广告,宣称“在伍德斯托克能找到真正的自由”。1969年8月15日,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美国纽约附近的贝塞尔开幕,吸引了数十万名嬉皮士。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人群使现场变成一场盛大的嬉皮聚会,充满叛逆、向往理想与自由的嬉皮精神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反越战口号响彻整个会场,青年们多数蓄着长发,身穿着粗布印染衬衫、印染工装裤,发疯般地随着刺耳的音乐摇晃、呐喊。他们还毫无节制地在音乐节会场吸食毒品,在露天睡袋中性交……当时,两场意外的特大暴雨好像是一个天意,给疯狂的年轻人更多发挥的空间和表演的道具。他们脱光了衣服或穿着长裙西服跃进了泥水里,拥抱自己和同伴们的激情与青春,再加上45万双狂舞的脚,将音乐会现场踏成了片泥沼。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狂欢一直持续到1969年8月18日清晨,它最终成为60年代嬉皮运动象征的标志之一。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与1994年、1996年、1999年继续举行了三届,但口碑都远远逊与1969年的首届音乐节。



  瑞丁摇滚音乐节(Reading Rock Music Festival)

  瑞丁摇滚音乐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泛的音乐节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那时音乐节主要邀请爵士及布鲁斯音乐家,但从1963年起滚石、谁人及奶油乐队开始相续在音乐节上露面。瑞丁音乐节每年一届,于8月份举行,为期3天。1971年,主办者将音乐节举办地点永久确定为英国瑞丁市的里斯费尔德广场。1984年及1985年,由于政府征用场地,音乐节被迫停办了两届。进入90年代后,瑞丁音乐节的影响力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摇滚音乐人汇集到这个距离伦敦仅有40公里的小城市里来。



  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 Music Festival)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音乐节,位于英国阿瓦隆岛。农场主迈克尔?艾维斯与吉恩?艾维斯与1970年创办。首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为期两天,1500名到场歌迷在第二年急剧扩张到12000人,主办者开始销售少量门票,并以手脚架搭建起标志性的金子塔形舞台。70年代,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主题以嬉皮文化为主,进入80年代后,它吸聚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规模也积聚膨胀起来。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在90年代初期经历过短暂的混乱和暴力,但是在30年的历史中,它始终呈现出一中积极、热情的状态,其独特的音乐氛围深得摇滚乐迷的喜爱。
  2003年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共售出入场卷10万多张。在音乐节期间上百个来自英国本土和欧洲其它国家乐队和歌手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其中包括欧洲的民间音乐、爵士、布鲁斯、印地、摇滚和流行音乐,而REM、电台司令和戴维?格雷等知名乐队和音乐人的出席更给音乐会增添了光彩。



  原来音乐节不光是为了彻底释放人性而举办的啊!更重要的还是围绕“爱与和平”等思想为主题去开展。看来老外们还真有一套,由此可见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和外国在某些情势上不一样的原因。不过咱也别忘了中国还有一个“北京香山MIDI音乐节”,它的创意还是来源于以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呢!咱这宝贵的音乐节除了偶尔被官方或一些无法抵制的外来因素封闭和推迟演出外,虽称不上历史上重要的摇滚音乐节,但在咱中国摇青心理它可是最重要的节日啊!
<IMG src="http://killua.w3.webmyvip.com/leadbbs/images/fileType/jpg.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 src="http://killua.w3.webmyvip.com/leadbbs/images/upload/2004/09/07/124100.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IMG src="http://killua.w3.webmyvip.com/leadbbs/images/fileType/jpg.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 src="http://killua.w3.webmyvip.com/leadbbs/images/upload/2004/09/07/124252.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TD></TR></TABLE>

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14 08:57:32

http://killua.w3.webmyvip.com/leadbbs/images/upload/face/2004/10/04/000431.gif

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14 08:59:04

<P>以及哥特文化`` <FONT color=#990000><b>人民公社</b></FONT></P><P>哥特文化运动作为一场现代文化运动是最先从音乐开始的。

通常认为哥特文化运动的起源日期是在 1979 年。在这一年中,
Bauhaus 乐队演唱的“Bela Lugosi's Dead”在市场上发行。仅管这
首歌曲中包含着有意挖苦人的成份,但它却被众多歌迷认为是
哥特文化运动的灵感。当您听这首歌时,能够很快地领略到一
丝神秘、一丝怪诞。作为与朋克运动的分裂,第一次哥特文化
运动大概发生于英国,其时间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此时朋克运动这种黑暗阴郁、经常内省的变化因素已经奄奄一
息了。The Damned、Bauhaus 以及 Siouxsie &amp; the Banshees 乐队
则具有第一代的特征。这些乐队的音乐后来都被称做哥特式音
乐,但是每个乐队本身并不这样认为。对于是谁发明了“哥特”
这一术语,以及它是怎样与这种黑暗的音乐相联系的?众说纷
云。我认为是英国的音乐出版社让这一术语在人们心中留下印
记。八十年代初期是哥特式运动的鼎盛期,以 Sisters of Mercy
为中心代表,但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它便开始衰落了。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第二代的哥特音乐以一种全新的
方式出现了。它包括了 The Shroud、Rosetta Stone,和 London
After Midnight 等乐队。它们第一次将其自身称作是哥特式乐队。
这是美国哥特式运动最为瞩目的时期,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亚
文化模式。在这个时期,哥特式音乐以及文化经历了发展、分
裂、多样化,并分成各种各样的子派,从而拓宽了以前所谓哥
特式运动的界限。

近来,对哥特式亚文化的广泛关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哥特式
文化的遁词已经渗透到主流文化中,例如对超自然以及黑暗美
学的兴趣。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黑暗的嗜好已经成为本世纪
末一种流行的风尚。当前正值我们迈向千禧年,因而这种倾向
会更加明显。

当哥特式运动步入九十年代后期时,我们几乎亲眼目睹了其第
三代的出现。仅管在这一代中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例如 Mick
Mercer, Dave Thompson, Jo-Ann Green)未被大众所知,但我依
然坚信它的存在。当第二代在 20 年之内从其中期步入晚期的
时候,这些作曲家逐渐对哥特式社会现象的参预不再感兴趣。
此时便出现了哥特式的新一代。

在哥特第三代,加入该行列的成员空前绝后。由于当前商业效
应的普遍盛行,许多年轻人了解了哥特式文化。随着 Marilyn
Manson 的休克摇滚(shock rock)的广泛流行,无数的商业目光
投向这种亚文化。许多哥特乐队都希望澄清 Marilyn Manson 所
演奏的音乐属于重金属音乐。他们声明 Marilyn Manson 属于九
十年代的 Alice Cooper,该乐队通过极度夸张的震响,以及
在音乐市场上打造反对保守势力的天才、呼吁年轻人造反,进
而从此变得富有。许多哥特人声称那些对 Marilyn Manson 疯狂
崇拜的年轻人事实上并非真正的“哥特人”而是“幽灵般的孩子”。

由此看来,哥特音乐正在蜕变成“重金属式的哥特音乐”——许多
哥特乐队并不接受这种混合式音乐的存在,也有许多成员否认
其有效性。这种“重金属式的哥特音乐”与当前的哥特式音乐
是截然不同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哥特音乐对新一代的哥特音
乐充满了疑问: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厌恶它们对亚文化的揭露,
它们更喜欢这种文化保持在秘密的状态。仅管新一代的哥特式
音乐不能很好地被其前几代音乐所接受。但时间终将证明它的
存在。我们很难预料到哥特文化运动的未来。20 年后,它会继
续变化、发展、改编,使其成为青年们最为久远的亚文化。</P>

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15 01:31:07

<P>上去``</P>

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15 01:31:18

<P>上去``</P>

rIO 发表于 2004-10-16 05:57:32

<P>Woodstock Music Festival</P><P>这个超棒!</P>

学乖了 发表于 2004-10-17 20:04:56

<P>Woodstock Music Festival    这个节的```现场我看过`````````</P><P>挺  棒````      </P>

学坏了 发表于 2004-10-20 20:40:07

<P>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P><P>狂````````````````````````````</P>

人民公社 发表于 2004-10-21 10:52:34

<P>哈哈`</P><P>有机会看现场去`</P>

rIO 发表于 2004-10-22 06:11:09

<P>呵呵!</P><P>现场才过瘾</P>

粉可爱 发表于 2005-3-6 08:50:26

顶下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四个重要的摇滚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