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9-19 22:54:45

嘿嘿,不告诉你。

5彩妖妖 发表于 2006-9-21 15:32:32

那算了.

寥寥无几 发表于 2006-9-24 02:46:36

女孩总喜欢认哥哥,有的没的都认,认了一个哥哥多好啊,会宠你,会喜欢你,对你好,那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加上这种让人沉重的暧昧感情呢.难道不能简单一点,喜欢就说出来,不喜欢的就拒绝.这样欲拒还羞很快乐嘛..有些人自己有女朋友了,有女孩喜欢她,还装出一副不原伤害你的样子,把你当妹妹,其实就是想把你拴在身边.讨厌的很

寥寥无几 发表于 2006-9-24 02:49:55

是人都有病!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9-24 14:12:41

你怎么那么厌世?
我喜欢就一定要在论坛上说?
和他本人说不就行了
傻!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1-12 12:49:17

今天是光棍节,去年的今天,我在兰州。我曾说过,我会再去的,也曾想过,一年后的今天,再去看看那个小女孩。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了当时的那种冲动。也许,人真的会变。总觉得,我有些不认识现在的自己了。
    我想,我不会再为感情所牵绊了。我要学着长大,事实上,我早该长大了。理想,固然遥远,但是,如果总像现在这样,那么,理想,永远都是理想。
    小虫曾说,要看我成熟到百毒不侵的样子,现在,真的很想自己能变成那样。自私,才能让我人生的路走的辉煌一些。从今天起,我不会再对任何人好,除了我自己。
    我要让自己一步一步攀登,直到到达顶峰。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1-12 12:50:18

一直以为,我可以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当成我的哥哥,然后,再唤他喜欢的女人一声“嫂子”。可是,当我真正要面对这些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那么坚强。我改变不了他的决定,也不想去努力。一个人的心是不会因为另一个人做了什么而改变的。

    我唯一能做的,便是遵守对自己的承诺。不再去打扰他,不再让自己任性。其实,一个女人,真正要学的不是怎么让男人爱上自己,而是要怎么留住男人。

    呵呵,我想,该做的我都做了,既然终究不属于我,我又何必苦苦伤害自己。或许,这份失去能给我带来更多的获得。我不会再去学什么体贴,贤惠,因为那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一点用处都没有。自私,才能让我走的顺利一点。

    我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比我曾幻想的还要美好。因为,我愿意放弃我最珍惜的。

宝贝!是我 发表于 2006-11-12 17:59:47

我也相信你,未来,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好。因为你是最棒的!不要改变自己,现在的你是最优秀的!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1-22 00:52:33

虽然没能申请到书号,没法公开出版,但至少印出了几百本。这本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开心不起来。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不是过于贪心了?
      今天,高中里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问我过得如何,学习怎样?我强装笑脸,跟他讲“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很难想象,若是他知道我退了学,该是多么生气,多么恼怒。现在想来,也许自己当初的决定并不明智,至少伤了很多人的心。
      真的觉得很累,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开心点?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4:46:20

这两天去临潼转了转,看了看兵马俑和华清池,呵呵,给大家介绍一下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5:08:38

展示的第一辆马车

这是第一辆马车。
在当时,它起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开道的警车。
驾车人的级别相当高,属于将军一级。
马身上的很多装饰都是金银铸成。
特别是它身上有一段是由金银合成的。
金银是两种完全不想融的金属,但是,这在当时却做到了。而且,它们之间的缝隙现在用显微镜都观察不到。
马在当时通体漆上了白色,只是白漆已经有些脱落,所以成了现在的样子。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5:24:46

第二辆

第一辆马车人是站着驾车的,第二辆的人则是跪着驾车。
从驾车人的等级和数量看,在当时,乘做这辆马车的人,地位应该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是说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出游,应该是九九八十一辆马车,所以,现在的人又称有地位的人为“大驾光临”。
克林顿访华的时候,带来了45辆车,中国人说他是“大驾光临”,但是当他看到这两辆马车,听了秦始皇的故事后,他说,“我实在称不上‘大驾’啊。”
这辆车的龟形顶棚是用铜浇注的,最里面厚度为4厘米,最外面为1厘米,非常均匀,这对浇注时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后来,专家研究了很多年,实验了无数次才成功了。
马车设有窗户,窗户上有洞,相当于现在的纱窗。而且透过窗户,只能从里面看到外面,从外面却看不到里面。特别还是冬暖夏凉。
专家称它为中国的第一辆空调轿车。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5:41:32

这是当时挖掘出来的箭。
里面两只末梢是圆的,那是练习时用的,外面两只末梢是尖的,那是实战时用的。
这些箭在挖掘出来的时候,仍然没有生锈。
那是因为,在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的氧化物,能防止生锈。
这是在1980年挖掘出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在秦始皇的时候,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但是,美国在1950年对此申请了专利,中国却至今没有研究出这种技术。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5:53:09

忘了,应该先对兵马俑作个简单的介绍。呵呵,去过的就不用看了。

先说发现它的那个农民吧,他发现兵马俑后得到的回报是“五个工分”,在当时,每个工分是一分二钱,也就是说,他得到了六分钱。直到克林顿访华说,发现这个伟大奇迹的人是个伟人,并提出要见他,他才开始闻名世界,并陆续接待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现在,他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去兵马俑为游人免费签名留念,但前提是,你需要买一本介绍兵马俑的书,价格是120元,呵呵。据说,他不识字,但是馆长为他设计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签名。

史书记载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之子,因生于赵国邯郸又叫赵政。但也有传说依据秦丞相吕不韦在朝中掌有特殊权利和地位而认为吕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瘠的砂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临潼县文化馆主管文物工作的赵康民先生,闻讯立即赶到现场,让农民把挖井的工程暂停,搜集了已经散失的文物,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清理。最后,他成为了第一任馆长。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06-12-8 05:54:37

呀,是不是照片太大,发个帖子好慢。
还是先看看人气吧
想继续看的就回帖,那我就继续发。
要不发的那么累,还没人看,太划不来了。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日记帖